5月27日,由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CHO100主辦的《數字化和國際化趨勢下的人才重塑》公益論壇在北京舉辦。北大國發院管理學教授、BiMBA商學院前聯席院長楊壯,前葛蘭素史克人力資源副總裁王毅,前麥肯錫商學院院長、前SAP大中華區副總裁韋瑋,及眾北大國發院EMBA校友代表圍繞中國企業如何吸引、保留和激活海外頂尖人才等話題,從理論研究和實踐角度展開分享,智聯招聘集團執行副總裁李強也受邀出席并發表演講。
現場,李強結合智聯招聘大數據與市場調研,圍繞《海歸就業現狀及趨勢》主題進行了分享。基于智聯招聘與中國就業研究所長期追蹤的“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現狀,李強分析了整體市場的宏觀就業現狀,并表示,當下市場的崗位供給情況仍然是供大于求,但求職者仍然會感到找工作很難,這與人崗錯配問題有關。

(智聯招聘執行副總裁李強發表演講)
具體到海歸人才上,呈現出一些現象:一方面,留學生加速回流,我國迎來海歸人才紅利期,海歸人才質量優化,呈年輕化、高知化趨勢;其中,金融、互聯網、文娛行業更受海歸偏愛,45%海歸期望扎根一線城市,京滬兩城占3成多。另一方面,海歸就業壓力加劇,求職用時拉長,過半海歸薪酬水平不及預期,應屆留學生期望的平均薪資水平,也從2019年10710元/月降低到10492元/月。信息不對稱仍是影響留學生回國就業的障礙,而當下受到“回國航班受限”、“學業受阻無法順利畢業”等問題影響,歸國就業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李強指出,“以上現象的影響或是階段性的,或在不斷改善,但根本的人才能力、學習背景與就業意向的錯配,是對當下影響海歸就業最主要的因素。”據智聯招聘的調查顯示,大量的海歸希望從事的工作是金融、財務、人力等,而就業市場上,更希望招聘海歸人才的崗位更多是咨詢、法律、教育、翻譯以及一些銷售、市場崗位等。“但值得高興的是,近兩年海歸學習背景專業中,通用類商科的比重正在下降,而商業分析、數據科學、信息技術等更具數字技能的比重正在不斷上升,相信這對改善人才就業結構也有一定的幫助。”

(智聯招聘執行副總裁李強演講內容要點)
針對問題的改善,李強也給出了他的建議,“社會各界有必要進一步完善海歸就業服務,暢通海外人才了解國內政策及就業信息渠道,優化海歸就業結構,讓海歸人才價值不止停留在教育培訓;而海歸人才在求職心態上,應避免特殊化,把自己當做普通大學畢業生,保持對國內市場的信息同步也尤為重要。在數字化和國際化趨勢下,充分發揮海歸人才數字技能優勢,有助于進一步融入和推進我國數字經濟發展。”
當今時代,全球商業競爭版圖正在發生巨變,中國企業在人工智能、電動汽車、金融科技等新興領域已經初露崢嶸,甚至具備彎道超車的機會。歷史機遇加速了中國企業“出海搶人”的步伐,也增強了國際化人才歸國就業、與企業共同成長發展的議題討論和實踐復雜度。智聯招聘作為中國領先的人力資本生態價值鏈平臺,連接著大學生、社會求職者與企業雇主等多方角色,通過智能算法技術為企業和求職者創造更多便捷、高效的匹配機會和信息渠道。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