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步入存量市場的各產業,如今都面臨著“結構性調整”的新挑戰。這種調整,既有產品結構的調整,又有競爭格局的調整。前者以“高端升級”為主,后者以“品牌集中度提高”為主。
市場正在印證這個趨勢。比如在冰箱市場,主打高端的卡薩帝,市場份額沖高到了行業第2;而海爾的全空間保鮮冰箱這1個品類,按市場份額計算,竟也排到了行業第3,實現了“1個品類抵1個品牌”。那么,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企業要如何將“結構性調整”的挑戰,轉化為發展機遇呢?
市場新動向:1個品類,抵1個品牌
市場競爭中,如果一個企業能做到“品類即品牌”,那無疑是巨大成功。比如,可口可樂成為碳酸飲料的代名詞,蘋果成為高端智能手機的代名詞。
但這還不算極致的成功,更為強大的市場統治力表現為——“品類超品牌”。因為,這要求企業只用一個垂直細分市場,去超越對手的整體市場,做到“1個品類抵1個品牌”。
筆者觀察發現,在冰箱市場,就出現了這個新動向:行業數據顯示,海爾冰箱的全空間保鮮品類,在2021年5月已達到了12.8%份額,僅次于海爾冰箱和卡薩帝冰箱,居行業第三。進入6月,優勢還在繼續擴大,像是在618期間,該品類冰箱僅線上銷量就突破了3萬臺。
如何解讀這一新動向呢?筆者認為,在行業“結構性調整”大背景下,頭部品牌已不滿足于整體份額的基本領先,而在追求“絕對領跑”;另外,從策略來看,頭部品牌在產品方面并不追求“全面開花”,而是致力于將垂直品類打造為行業爆品。
如今,冰箱行業整體增長遲滯,但海爾全空間保鮮冰箱1-5月卻能保持6%以上的份額增速,并以接近海爾冰箱50%的份額,超越很多品牌拿下行業第3。這為整個冰箱行業帶來了關于未來發展趨向的新思考。
行業新趨勢:不止于“硬核科技”,更要有“場景生態”
冰箱市場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一些競爭要素是直觀可見的,比如保鮮技術。還有一些競爭要素,因為具備“趨勢引領”的特質,不太容易被行業第一時間捕捉到,比如場景、生態。
保鮮一直都是冰箱的核心競爭力,行業幾十年來都聚焦于此,也打造出了各種保鮮技術。但客觀來看,還存在概念多、體驗差的問題,因此消費者的“保鮮痛點”一直存在。
例如,一個共性問題是,行業企業的保鮮能力不均衡,往往重視冷藏、忽視冷凍,認為冰箱冷凍室-18℃就能保鮮,導致了凍肉解凍流血水、蝦頭變黑等問題。
為什么海爾的全空間保鮮冰箱能成為行業爆品?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實現了保鮮能力的“全空間”覆蓋——通過阻氧干濕分儲、底置平行流恒溫制冷等科技,實現干濕分儲,降低冷凍室溫度波動,讓果蔬15天不變色、凍肉30天無血水。
只聚焦保鮮,還是不夠的。在物聯網時代,人們對冰箱的訴求,已從基本的食材儲藏,升級到了健康美食和智慧生活的美好體驗。如果“全空間保鮮”是競爭力的縱向升維,那么“場景生態”則是競爭力的橫向拓展。
說到場景生態,就不得不提海爾面向物聯網轉型,打造出的全球首個場景品牌“三翼鳥”。以三翼鳥智慧廚房場景為例,那里的冰箱、廚電、洗碗機等以智慧網器的形態互聯互通,提供從食材購買、存儲、烹飪,到餐后消毒清潔的智慧場景體驗。在三翼鳥智慧廚房,除了做飯這個基礎能力之外,還能幫用戶買菜、定制菜譜、一鍵烹飪……
這樣的場景可體驗、可購買。目前,三翼鳥智慧廚房在海爾智家App上可以實現線上咨詢、預約上門測量等服務,線下則可以在北京、上海、青島等地的三翼鳥體驗中心001體驗、購買。
作為智慧廚房的核心中樞,海爾全空間保鮮冰箱對用戶的價值就不止于食材保鮮了,還能基于“物聯網支付”為用戶自動下單補貨、根據個人體質定制菜譜,并指揮蒸烤箱一鍵烹飪各色美食等,成為健康美食場景生態解決方案的C位擔當。
在物聯網時代,實現“1個品類抵1個品牌”的海爾全空間保鮮冰箱,不僅成為拱衛海爾冰箱整體優勢的壁壘,而且正在引領行業進入保鮮科技升級和面向場景生態轉型的深水區。對于行業來說,將“結構性調整”的挑戰轉化為發展機遇,硬核科技和場景生態,一個都不能少。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