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影響疊加下,加速實體經濟與數字技術融合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新型實體企業如何激發自身潛能,滿足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要求,已成為當前關注的重點。
在11月13日線上舉辦的2021中經前沿科技與創新發展論壇上,智聯招聘執行副總裁李強與科技領域眾多行業領袖一起,圍繞“實體經濟與數字技術融合的新型實體企業”發展問題展開探討。李強表示,面對行業發展響應時代呼喚,打造高敏捷度企業組織,利用“液態職場”理念助力員工個體是新型實體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智聯招聘李強在線發言)
在數字化轉型熱潮中,如何看待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智聯招聘執行副總裁李強認為,數字化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已經呈現“乘數效應”。具體可以從三個角度看出變化的現象:一是職崗發展方面,智聯招聘發現數字化崗位開始細分,在2019.年4月1日人社部發布的新職業中出現了“數字化管理師”這一崗位,且數字化相關崗位增速迅猛,彰顯出眾多企業希望通過數字化管理實現降本增效的發展需求。二是企業數字化協同上,企業通過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如可視化面試,內部效能得到進一步釋放。三是企業效益視角,數字化技術與工具能夠有效賦能組織管理、業務運轉、企業經營等諸多方面,對企業的經濟效益有明顯利好。
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賦能實體經濟,完善實體企業在數字、智能、科技上的短板,是實體企業轉型成為“新型實體企業”的重要特征,而“以人為本”也是構建新實體企業發展格局的重要內容。李強強調,新型實體企業如若能更好踐行“以人為本”,在滿足探索用戶實際需求、注重人才價值和員工體驗兩方面加以突破,企業將有機會拓展更大的發展空間。具體來說,數字化的發展正愈發深入廣泛,用數據與技術構建新的生活方式時,一要尊重消費者需求,站在消費者立場,利用數字化技術重構整個消費環節,更好提升企業組織效能,二要尊重人才,加強人才吸引建設,注重人才價值觀與企業文化的匹配度。“Z世代”職場新生力量的誕生、就業新模式的不斷涌現,使得新型實體企業有機會成為企業與員工雙向奔赴、成就彼此的重要載體。踐行“以人為本”是智聯招聘持續觀察不同時代企業管理與職場洞察給出的答案。
新型實體企業在發展中要堅持以人為本、以消費者為核心的策略,也要重視轉型后快速發展期不斷發現的問題,在思想觀念體制機制上不斷強化升級,不斷補全轉型初期帶來的短板。李強結合智聯招聘的洞察表示,當下職場工作模式和組織形式等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企業內部管理數字化也帶來了相應的職場困擾,從智聯招聘的調研報告中發現,有27.5%的職場人表示數字化技術會延長工作時間;在進行數字化技術轉型企業工作的白領里,有15%的人才表示,工作時間大大飽和,甚至一周多次加班,模糊了工作與生活的邊界;同時網絡數據的溝通缺乏工作氛圍,增加了企業績效管理的難度。對此,李強呼喚,企業應加強建設更敏捷的企業組織,實現“文化共建”、“組織共振”、“成長共進”、“激勵共享”,助力無數員工個體“小水滴”掀起企業前行的“巨浪”。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