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孩子”催生了可觀的“它經濟”。
近年來,人們對于寵物陪伴的精神需求日趨增長。根據《2021年寵物行業白皮書》,2012-2021年,我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模從337億元快速增長至2490億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為24.88%。從人群規?矗2021年,我國飼養犬貓的人群數量達到6844萬人。
高增長率和龐大人群規模的背后,一方面是追求品質生活帶來的消費升級,另一方面是人口老齡化及單身人群擴大,人們越來越趨向于通過喂養寵物來獲得精神滿足。
對“鏟屎官”來說,讓寵物吃得好、不生病只是最基礎的,為了讓寵物擁有更舒適的生活體驗,人們更迫切地希望能讀懂寵物行為、叫聲的含義,以便及時地了解并響應“毛孩子”的需求。
人寵更友好的支撐是科技。企查查顯示,近日青島海爾智能技術研發有限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的一項新發明專利“用于預測寵物行為的方法及裝置、家電設備”獲批公開,申請公布號為CN114429673A。

根據專利公開文件,該方法的核心是綜合應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對寵物行為的預判,具體可分三步。
第一步,取數。在寵物活動區域內部署攝像設備,通過攝像頭記錄寵物在某個時間段內不同時刻的行為圖片編碼,使用知識圖譜技術對出現頻率較高的寵物行為(吃飯、玩、睡覺等)進行數據的組織,這些圖片集合構成了寵物行為信息數據庫。
第二步,打碼。通過卷積神經網絡和時序神經網絡,對數據庫內的圖片進行多次編碼,編碼后的圖片就形成了能夠記錄動作與時間關聯關系的一組組圖片。
第三步,訓練。通過知識圖譜,使用深度學習的圖像處理技術來對寵物的行為信息圖片進行訓練學習,通過寵物上一時刻的行為來預測寵物下一時刻的行為。當主人想跟寵物互動時,就可以先看看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預判的結論,進而做出“恰當的”互動行為。
用科技養寵物不是新話題了,一般做法是根據寵物當前的運動特征,控制激光束對寵物的行為進行引導,看似改變了寵物行為,但其實是“引導寵物被動做出一些反應”。海爾這項新專利則是“通過判斷寵物舒適的生活軌跡來為主人互動提供指引與參考”,大大提升了寵物的“智慧生活體驗”。
海爾集團創立于1984年,是全球領先的美好生活和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服務商。根據全球知識產權綜合信息服務商IPRdaily公布的《2022上半年全球智慧家庭發明專利TOP 100》排行榜,海爾在智慧家庭領域的全球發明專利申請數量新增2655件,連續7次登頂榜首。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