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藤
原創:深眸財經
拼多多又推“百億”新項目——百億生態。拼多多計劃在資金、流量、運營和操盤等多個方面向中小企業和優質商家傾斜。
這是繼百億補貼、百億農研之后,拼多多推出的第三個“百億”項目。
拼多多推出百億生態的時間節點很巧妙。
一方面,拼多多的業績表現出延續性,甚至是超預期的延續性。拼多多2023年Q1財報顯示,拼多多集團今年第一季度收入為376.4億元,同比增長58.2%。
受強勁業績驅動,拼多多股價應聲大漲,截止5月26日收盤漲幅達到18.99%,同時帶動了中概股電商板塊整體上行。
但另一方面,整體消費需求端反彈的持續時間和力度偏弱,今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為5.8%,網上零售總額增速為8.6%,阿里中國零售商業收入僅為負增長(-3%),京東一季度收入幾乎與去年同期持平。
在這樣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間節點,各方都亟待更強勁的刺激和更有力的反彈的大背景下,拼多多選擇站位商家,為整條消費鏈條的關鍵節點修渠蓄水、引水灌溉。
拼多多集團董事長、聯席首席執行官陳磊在業績會上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對于優質供給的扶持力度,對優質商戶和商品進行資源傾斜,推動中小企業、優質商家實現有質量的增長,提升平臺商戶的整體服務效率與品質。
美國管理學家詹姆斯·柯林斯在《基業長青》中提出,掌握連貫性和變化性的能力,是公司實現基業長青的秘密。
從這次拼多多公布業績的同時宣布新舉措來看,拼多多已然掌握了連貫性和變化性這一秘密。
1.連貫性:拼多多順勢而為
從百億補貼到百億農研,再到百億生態,拼多多一直保持著商業上的連貫性,順勢而為。
百億補貼是對消費者進行直接補貼,2015年的電商業務,如火如荼,消費者在各大平臺間游走,追逐更具性價比的商品,百億補貼讓拼多多在電商競爭中成功破圈。
百億農研是在普通商品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后的競爭升維。拼多多從2021年開始宣布對農業上游研發和科技進行補貼,加大對農產品上游扶持。
此舉正契合了國家農業強國,振興鄉村,帶動農民共同富裕的大方向,經濟和政策發展方向。拼多多順應歷史趨勢,以農業為基點,撬動了農產品銷售的大市場。
到如今的百億生態,拼多多扶持對象是整個銷售流通環節中的中堅力量——各大中小企業和商家,這亦是順應當下消費承壓的大背景,振興商家生態的必然之舉。
走百億生態之路,不管是拼多多還是商家,還是消費者,也都做好了準備。
首先,拼多多做好了準備。
從百億農研開始布局,拼多多扎根產區和產業帶,探索總結出一套“農耕云耕+產地直發”的模式。拼多多把消費端分散的需求拼成集中確定的需求,然后在云端拼出一個虛擬的大農場,再向平臺直連的產地下達農產品需求。
目前拼多多平臺直連1000多個農產區,帶動1600多萬農業生產者參與其中,成為了拼多多的“新農人”。比如云南嵩明的鮮花商家李彥蓉,去年才開始電商銷售,今年已成為拼多多鮮花類目在當地的頭部商家,今年情人節前后日均訂單量突破3000單。
此外,像“一年賣出一個億的96年電商產業帶頭人李詩宣”“大學生賣大蒜年收6000萬的晏林英”“95后空姐三個月賣石榴收入3000萬”“廈大高材生年銷柚子5000萬的陳宗佑”等新農人,更是成為拼多多的農業生產者的成功典范。
拼多多不僅始終保持農產品零傭金政策,是農業商家友好型平臺,還推出“科技小院”,真正“授之以漁”地助農。
就在北京最偏遠村子之一的西槐莊村,中國農業大學碩士生正積極地幫助西槐莊村引進水肥一體化、熊蜂授粉等先進技術,以及櫻桃番茄、水果黃瓜、甜糯玉米等優勢品種,最終幫助該村當年實現集體收入33萬元,較上一年翻了三倍。
近幾年,拼多多落地了“拼多多杯”科技小院大賽、多多農研科技大賽等圍繞農業發展的賽事,以賽促研,持續推動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
拼多多的商家也做好了準備。
“拼單+產地直發”的模式已運行多年,商家也已取得規模效應,連珠串聯,為包括直播電商在內的其他平臺供貨,開啟了多元化發展之路。
比如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的沃柑加工廠廠長饒愿恒,他的工廠從果農和種植基地采摘沃柑,在一番挑選和加工之后,對接經銷商或者直接賣給銷售平臺。經他的廠子加工的沃柑銷往全國各地。
有一位叫做余現偉的水果經銷商,沃柑都來自饒愿恒的加工廠。余現偉在拼多多等電商平臺賣沃柑,一天就有1萬多單,余現偉在拼多多百億補貼上銷售的沃柑位列“沃柑好評榜”第一名。
饒愿恒的沃柑加工廠現在有近40位固定工人,忙的時候有200多員工,而且因為臨時工的流動性很大,最多的時候一個月要給600多人發工資。
消費者也已經做好準備。
拼多多有9億消費者,在百億補貼、百億農研的引導下,消費者已經被培養出在拼多多買農產品、買科技產品、買白牌產品的消費習慣。拼多多營收持續增長,就是最好的證明。
拼多多在發貨時效、退換貨政策等服務方面更偏向消費者,對商家采取嚴格管理,對消費者來說,拼多多的產品質量越來越高,服務越來越好。
2.變化性:拼多多引水灌溉
從百億生態舉措能清晰地看到拼多多的變化性。
“百億生態”的具體措施雖說主要著眼于商家端服務的優化,實際上是通過鼓勵商家提供更高質量的商品和服務,將提升平臺消費者滿意度,從而延長平臺的生命周期。
這正是拼多多由“快”向“穩”的轉變。
拼多多內部已形成共識,希望將高質量發展落實到平臺治理、商家生態、高質量供應鏈、高質量消費等方方面面。
這次變化又與拼多多另一個變化有關。
今年4月,拼多多進行了一次管理層調整,拼多多聯合創始人趙佳臻正式出任執行董事和聯席CEO,與董事長、聯席CEO陳磊搭檔,共同管理公司業務。其中,趙佳臻將側重供應鏈管理和國內業務運營。
這個曾主管食品生鮮、負責多多買菜業務、推動拼多多海外業務,為拼多多發展立下汗馬功勞的80后,在拼多多發展的又一關鍵時刻站出來。
他履新的第一件事就是貫徹“高質量發展”的共識,加碼平臺治理,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專項行動,全面禁售亞硝酸鹽,實行“非廚刀具”實名購買等;針對圖書類目展開治理和版權保護專項,加強店鋪圖書巡查等;系統性治理封建迷信、色情低俗等商品和店鋪。
有業內人士曾做過這樣的總結:如果說黃崢帶領拼多多從0到1,奠定下拼多多的基本模式和價值觀,陳磊推動公司從1到100,實現扭虧為盈,同時圍繞農產品上行構筑起壁壘,那么,趙佳臻則肩負著拼多多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的重擔。
“通過百億生態專項,我們會支持優質賣家,為他們提供多方的支持”,趙佳臻表示。
站在這個高度再看“百億生態”,如果說拼多多作為超級電商平臺,吸引著的9億流量如源頭活水,中小商家提質增收、擴大規模的需求十分強筋,但他們缺少自己修渠蓄水的能力和精力,“百億生態”政策正如引水入渠:
首先,活水新鮮:拼多多對中小商家對扶持政策既有資金幫扶,又有流量傾斜,正如新鮮活水注入給中小商家。
再者,深層滋養:通過爆品打造、加“數”發展、拓展國際市場等舉措,給優質商戶做深層滋養,推動中小企業、優質商家實現有質量的增長。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拼多多將活水源源不斷地輸送給中小企業、優質商家,我們能看到什么呢?
從廣度上,中小企業以及它們上游的整條產業鏈不少遍布全國大量市縣區鎮,不少更是深入大山之中,拼多多的活水將從商家流向產業,從生產制造業流向外貿,點滴灌溉,連通河網。
從強度上,拼多多的扶持具有較大的價值和場景穿透力,也離不開優質商家的“二次加壓”,推動水流繼續向前,成為中國制造業升級改造的契機,推動優質產業帶擴大生產,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的機會。
從深度上,9億級的消費體量,在質高價優的正向循環中,激發需求側的“數字化新消費”,更多消費者將高價值消費的份額放在拼多多。
在拼多多用“百億生態”灌溉中小企業,或許我們會在不遠的將來,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消費市場,看見高山巍峨、大江大河,沃野千里、草長鶯飛。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