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于 1869 年的著名科學期刊《自然》雜志近日在一篇社論中宣布,為了保證研究的誠信、透明和道德,將不會刊登任何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工具創作的圖片、視頻或插圖,除非是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文章。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種利用大量數據訓練模型,然后生成新的內容的技術。例如,ChatGPT 和 Midjourney 就是兩種流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分別生成文本和圖像。《自然》雜志認為,這種技術雖然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但也帶來了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
首先,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無法提供其數據來源的信息,使得編輯、出版者和讀者無法核實其準確性和真實性。這違背了科學出版的誠信和透明原則。其次,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可能侵犯了數據所有者的隱私和知識產權,因為它們通常使用了大量未經授權的受版權保護的作品進行訓練。再次,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可能加劇了虛假信息的傳播。例如,深度偽造(deepfake)就是一種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制造假視頻的技術,可以用來誤導公眾或誹謗他人。
因此,《自然》雜志決定禁止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創作視覺內容,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是這樣。該雜志要求所有受委托的藝術家、電影制作人、插畫師和攝影師在提交作品時確認沒有使用這種技術。
不過,《自然》雜志并不完全排斥人工智能。IT之家注意到,該雜志仍然允許在文章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輔助產生的文本,只要在方法或致謝部分明確說明。此外,所有數據的來源,甚至是由人工智能協助產生的數據,都必須由作者提供。但是,《自然》雜志堅決不承認任何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作為論文作者。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