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消息,“百模大戰”進行的如火如荼,手機廠商也紛紛來分一杯羹。
繼華為、小米、OPPO等廠商之后,vivo的自研大模型也悄然亮相,8月中旬出現在了C-Eval(大語言模型的多層次多學科中文評估套件)排行榜上,以64.4的平均成績位列第五。
大模型對手機廠商來說,是一塊“必爭之地”,僅更智能的手機助手這一點,就讓廠商們難以拒絕,并不斷布局和投入應用。
不過,新技術的應用必然也會帶來新的風險,不久前,在2023 亞馬遜云科技 re:Inforce 中國站活動上,vivo 首席安全官(CSO)魯京輝表示,他們看到生成式人工智能首先被應用最好的就是欺詐,vivo已經識別出來深度合成的欺詐行為。
黑灰產是一個長期的話題,中國移動互聯網生態的全部產值大概是10萬億,其中有20%到30%最后進入了黑灰產的池。尤其近兩年來,行業從業務驅動數據轉變成為數據驅動業務,讓黑灰產的形態變得更加復雜。
在人工智能時代,數據是基礎設施,手機又承載了各式各樣的服務,要推動人工智能行業的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手機廠商就必須重視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
在AIGC時代,作為一個手機廠商必須要做的事情是什么?魯京輝認為,作為一個終端廠商,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是兩方面:第一個是對自身內部提效的使用,第二個是要構建相關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產品和服務去服務用戶。
“不管是基于Cloud based這種大模型的交互和人工智能的一些服務產品,還是剛才提到的端側,我們都在做相應的工作。而且我們不僅是做一個簡單的大語言模型的服務提供,還要在基于大語言模型服務提供的同時,做好端側的內容過濾和生成內容的審核工作。” 魯京輝說道。
說到AI和安全的關系,過去一般在說兩個維度,一個是AI for Security,一個是Security for AI。病毒識別就是典型的AI for Security,隱私數據端側處理時也會有很多AI相關的技術,比如隱私計算、聯邦學習。vivo的“1001個小技巧”,背后也有很多是跟AI For Security相關的。
而Security for AI,一個核心點是,過去的一些安全防護手段,在新的AI時代下不太好用了,要與時俱進有一些新的技術手段去針對。
魯京輝提出來生成式人工智能要解決四個方面的問題:
要解決內生安全的問題;
要解決內容安全的問題;
要解決運行安全的問題;
要解決合規性的問題。
對于內生安全的問題,核心是要做好相應管理的基線、管理的流程/制度/規范/工具支撐,從數據源頭做到可控,保證數據是無毒無害的,有相關的技術要去支撐保證。
魯京輝介紹,vivo主要是做好作為一個智能手機廠商,在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的時候必須做好的工作,其他的有些是通過合作伙伴,包括亞馬遜云科技這樣的云服務廠商來共同來構建。“因為單純一個廠商,是無法構建一個健康、有序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態的。”
在采訪中,魯京輝強調到:“我們一定不會缺席生成式人工智能這場盛宴的,但是我們希望不是去宣傳,而是希望真正給用戶提供相應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的同時,一定要做好本分的安全和合規性的工作。”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