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促進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
《方案》的總體目標:
到2030年,形成一批顛覆性技術和重大原創成果,構建一批應用場景、中試平臺和技術標準,培育一批行業領軍企業、獨角獸企業,建設一批創新中心和創新聯盟,培養引進一批戰略科學家、產業領軍人才、產業經理人和卓越工程師。
到2035年,集聚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的創新主體,不斷開辟產業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形成若干全球占先的未來產業集群,建成開拓世界科技產業前沿的人才高地,成為全球未來產業發展的引領者。
《方案》將面向六大領域,打造未來產業策源高地:未來信息、未來健康、未來制造、未來能源、未來材料和未來空間。
其中在未來信息領域:
面向未來信息通信和先進計算需求,在海淀、朝陽、石景山、通州、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等區域,重點發展通用人工智能、第六代移動通信(6G)、元宇宙、量子信息、光電子等細分產業。
1.通用人工智能。圍繞人工智能算力算法數據和通用人工智能布局,推動以人為中心的人機物三元融合,助力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向智能化、網絡化、融合化方向演進。引導人工智能領域新型研發機構加大技術輸出,發揮好“鏈主”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
2.第六代移動通信。開展6G網絡架構、太赫茲通信、網絡覆蓋擴展與天地融合、芯片以及配套軟硬件、測試儀器儀表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搭建應用標準規范研制協作網絡,搶占全球專利和標準創新高地。打造網絡與應用融合試驗平臺,前瞻探索布局典型應用場景。
3.元宇宙。聚焦突破納米結構超透鏡、虛擬化身、真3D顯示、高性能算力芯片、虛擬現實操作系統等元宇宙前沿底層技術,確定互聯網3.0發展路線。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元宇宙,推進元宇宙關鍵技術在智慧城市、影視娛樂、數字創意等領域的創新應用。
4.量子信息。重點面向量子物態科學、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網絡、量子傳感等方向,開展量子材料工藝、核心器件和測控系統、量子密碼、量子算法、量子計算機和操作系統等核心技術攻關。研制超導量子計算機,培育量子計算技術的產業生態和用戶群體,加快量子密鑰分發、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等創新突破,拓展量子通信在國防、金融等高保密等級行業的應用。
5.光電子。加快研制開發硅光產線核心設備和成套工藝,構建異構集成技術、硅光子晶圓測試系統等基礎支撐能力,攻關光子矩陣計算、片上光網絡和片間光網絡等核心技術,推進高性能光子計算芯片在數據中心、金融交易、生物醫藥、前沿新材料、自動駕駛等應用場景的示范應用。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