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客重磅發布
《?2023秋季校園招聘白皮書》

該白皮書基于 1095 家企業、2296 名 24 屆學生的調研數據,結合 900W+用戶的牛客人才企業庫校招數據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新增 211/985 高校及生源數據探究學生畢業情況及流向。通過大量數據洞悉、深度用戶訪談和實踐案例剖析,為你們提供了全面的校招洞悉和解決方案。

這份白皮書涵蓋了生源流向、秋招洞察、春招展望、校招解法等內容。你們可以通過下載白皮書,了解到今年秋招就業難度的增加、學生的就業態勢和求職行為等關鍵變化。同時,白皮書還給出了針對這些問題的行動建議,幫助你們在校園招聘中更加高效和成功。
就業難度升級
據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召開的2024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視頻會議發布的信息,2024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179萬人,同比增加21萬人。
而根據《?2023秋季校園招聘白皮書》調查數據顯示,秋招就業難度也再加劇。88.4% 的學生認為求職難度達到了 4 星以上,滿意度也有所下降。

然而,同學們積極應對挑戰,呈現了“積極”與“求穩”雙驅并行的就業態勢。他們在就業意向、提升實力、求職積極性、多選求穩和城市選擇等方面都有明顯的變化。
就業積極
就業意向提升,考研人數 9 年來首次下降,考公人數首次突破 300 萬,平均約 77 人競爭 1 個崗位。


提升積極
應屆生開始卷實習,通過參加競賽提升技術實力和資源積累,為簡歷增色,為求職加分。

求職積極
焦慮性”瘋投+海筆+海面“,64.1% 的 24 屆學生投遞超過 30 家企業,其中 37.7% 的碩士投遞超過 100 家企業。

多選求穩
截至 2023 年 11 月,44.6% 的 24 屆學生已簽訂三方協議,其中 63.7% 的學生還會繼續尋找工作。

城市求穩
新一線城市的就業意向持續上升,而北上廣深的就業意向下降,24 屆學生更傾向于選擇離家鄉較近的城市。


兩級分化
然而,校招結果存在明顯的兩級分化,截至 11 月初,42.7% 的 24 屆學生沒有獲得 Offer,而 10.1% 的 24 屆學生則拿到了 7 個以上的 Offer。

人才供需失衡
這與供需關系密切相關。企業對高端科技人才的需求和爭奪從未停止,在整體招聘規?s減的背景下,科技人才仍然是企業秋招的主要目標。
在秋招中,58.8% 的受訪企業的科技人才占比超過 50%。其中,金融和制造業的需求增長明顯,金融行業增長 49.5%,制造業增長 46.7%,而互聯網行業微弱增長 29.3%。


特別是今年大模型應用爆發,市場上涌現出越來越多與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相關的崗位機會,如高性能計算、大型模型推理優化、金融模型、AI 算法等,對高質量科技人才的爭奪更加激烈。
而備受企業青睞的 24 屆 211/985 高校畢業生人數僅增長 1.5 萬人,總數為 106.9 萬人,優秀理工類學生的增長更是微乎其微。


由于優質人才有更多選擇,簽約率和入職率仍然是一個較大的挑戰。因此,前瞻性的企業非常重視雇主品牌的打造,以長期影響學生的 Offer 選擇。例如,通過新增技術競賽等形式,助力技術雇主品牌的塑造、科技人才的引進和盤點等。
此外,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構建數字化人才篩選體系,并積極嘗試應用人工智能技術。
AI助力招聘
23.2% 的先鋒企業已經應用 AI 助力校園招聘,其中 97.9% 的企業在篩選環節使用 AI 助力筆面試,以提高人才篩選的效率和體驗。


認知偏差
然而,在雇主品牌傳播、簡歷開源、Offer 保溫等階段,企業的渠道布局與同學們的求職行為仍然存在一些偏差。
今年秋招尤為突出,企業對進校宣講的重視程度不高,而對同學們高度活躍且信任的垂直社區的營銷投入不足。

校招升級
面對這樣的挑戰,企業需要適應 Z 世代學生求職行為的變化,精準地進行雇主品牌傳播和簡歷開源,并打造更好的人才篩選機制。
作為新一代數智化校園招聘引領者,?蛻{借國內領先的學生求職交流社區,為企業提供更懂人才、更專業的校園招聘整體解決方案,助力企業校園招聘更高效,校招人才戰略更成功。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于校招的洞察和解決方案,不妨關注牛客企業服務公眾號,回復“23秋招”搶先下載最新校招白皮書,它將為你提供全面的校招信息和行動建議。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