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雙11,來得猝不及防。
“今年雙11,開得也太早了吧!”國慶假期后,剛從老家回來的王漾這周日在家大掃除,清庫存時猛然看到了雙11已經開始的消息,“家里的抽紙和垃圾袋快用完了,原來的拖把也壞了,本來只是想看看價格,誰知道點開幾個APP,都彈出來雙十一快開始的消息,淘寶京東都是10月14日開始預售,20日付尾款”,王漾對新識研究所這樣描述雙11的迅雷不及掩耳。
“我還以為是我看花眼還是我理解錯了,結果一看小紅書,發現不僅是真的,而且像抖音甚至國慶剛過就已經開始雙十一活動了”。
事實上,這也是今年雙十一呈現出來的新趨勢,各大電商平臺無一例外都將雙十一的前戲時間提前,不僅力求打一場閃電戰,時間早得甚至讓消費者們都措手不及——一不小心,就錯過了最早的預售階段,只能眼睜睜看著其他剁手黨們高呼福利萬歲。
自2009年誕生以來,雙十一已經走到了第16個年頭,每年雙十一,都作為平臺們下一階段如何經營的參考指南,不同于前十年的紅紅火火,也與近幾年的純價格戰氛圍有所區別,今年的雙十一,能否成為一個新的分水嶺?
01
雙11越來越早,買家賣家都不適應
“煩死人了!誰能在國慶剛出去玩,剛恢復工作,又很忙的狀態下參與啊!”
魏楠剛在國慶期間從北京旅游歸來,回來的第一個工作周,忙得不可開交。“剛回來,一大堆事情要處理,回到家就是癱在沙發上,什么事也不想做了,就想刷手機。”
這一刷,卻刷出來了更多的憂慮。“我看到他們直播間里面在搶紅包,一開始還沒注意,后來發現好多直播間里都在搶,了解了一下才知道,這是今年的新玩法,這些紅包也可以用在雙十一里。”魏楠對新識研究所講道。
大概從9月開始,當你瀏覽如“交個朋友”、“蜜蜂驚喜社”、“香菇來了”等淘寶知名主播的直播間時,就能注意到直播界面顯眼處有提示:“定金紅包每日可領取30次,每次最高可達100元”,據悉,這是今年淘寶直播間搞出來的新花樣,消費者需要長期待在直播間搶紅包,才能薅到羊毛。
“更離譜的是,我剛注意到,淘寶雙十一的預售,從明天就開始了。”據悉,今年的雙十一,天貓的預售期從10月14日開啟,相比去年提前了10天,京東、拼多多同樣從10月14日啟動。
而小陸則是坦言,多年下來,雙十一越來越早她體會很深,“從一開始的11.11到11.1再到10.24,現在直接過完十一就開始了,又怕東西劃算買不到又怕買回來吃灰,耳根子賊軟,每天跟風種草超多東西真的很浪費!”
相比之下,王冉的吐槽則有些另辟蹊徑:“這些平臺到底有沒有考慮到打工人啊,剛過完國慶大把花錢,我們好多都是15號才發工資,你給我整個14號預售,我想買也沒錢啊!”
除了消費者,商家也有不滿。
何可玲看到社交平臺上一個商家的吐槽帖,帖子似乎說出了她的心聲,“今年的雙十一活動到底報不報?報了肯定虧錢,不報的話又沒流量”,她也不知道要不要參加這第一波活動,“618沒報,基本就沒什么訂單,這雙十一又整這么久,崩潰。”
在向淘寶小二咨詢后,何可玲得到的回復是今年報名10.22就截止,以前是如果不想參加第一波活動,也可以單獨參加第二波活動,但今年似乎必須二者皆報,“這戰線拉這么長,得承受一個月的滿300減50,反正就是很糾結。”
在這個帖子下,有不少商家擁有同樣的想法,“時間太長了,滿300減50,再加上雜七雜八扣費。加上退貨寶,沒錢賺了。”
從消費者到商家,對于雙十一提早許久,既有些吃驚,又頗有微詞。
02
承壓下求變,平臺拉長戰線也屬無奈
如果看到淘寶從10月14日開啟雙十一就吃驚的話,那是吃早了,因為更早的大有平臺在。
早在10月8日,抖音便先行啟動大促,甚至當天就出了品牌戰報,搶先期也到了10月17日。
另一個直播電商的大平臺——快手同樣起步迅速,其雙11招商自9月19日啟動,10月10日開啟預售。
后入場、高舉“生活方式電商”大旗的小紅書則是從10月12日開啟,而京東、拼多多則也是從10月14日晚8點開啟,不過他們和淘寶的區別在于沒有預售,直接進入購貨期。
具體來看,和去年相比,活動時長變化最大的是淘寶天貓平臺:14日開啟預售預熱,比2023年和2022年提前了10天;京東比2023年和2022年提前了9天;抖音提早了7天;拼多多則是提前了6天。
當前,消費氛圍悶沉,疊加上移動互聯網增量見頂,使得零售難振,即便是線上零售,在大促期間,流量獲取成本也日漸高昂。事實上,早在去年的雙十一就已經創造了近年來的最低谷,根據上觀新聞統計的數據,去年雙十一的百度搜索指數是近10年來一個“冰點”,峰值搜索量較2022年同期下降了60%,微博最火熱的話題,是“雙十一是不是賣不動了”。

圖源:上觀新聞
到了今年的618期間,平臺們取消了預售制度,“削發明志”之下,也沒有換來太多的改善。即便處于徹底擺脫前幾年眾所周知黑天鵝的影響,行業全面卷低價卷服務,卷到最后,錄得了16年來第一次銷售額下滑的618,星圖數據顯示,2024年618期間全網銷售總額為7428億元,經計算同比下滑近7%。
興許是意識到價格戰和惡性競爭的可怕影響,各大平臺在打了個寒顫后,決定收斂一些,一邊慢慢放下對“絕對低價”的追求,一邊開始對“僅退款”等詬病許久的政策進行松綁。
各大平臺確實在一點點卸下對商家的壓力,但這卻依然改變不了自身嚴重承壓的事實,二季度,淘天收入同比減少1%,京東收入微增1.2%,拼多多雖然在財報上依然高歌猛進,但在場外因為“僅退款”等因素不斷遭到商家詬病,其商家抗議也不絕于耳。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大家都將目光瞄準了今年的雙十一。吃準節奏很重要,誰踏準了步點,誰就能率先吃到第一波銷量的紅利。反之,如果不提前則會落入后手,但如果提得過于靠前,則既會對自身平臺的運營造成過高載荷,又容易引起消費者的疲乏,消耗熱情,讓消費能力無法高效集中,吃力不討好。
這些平臺焦慮,并非杞人憂天。
實際上,近些年,“雙11”所帶來的“過節感”和“狂歡感”逐漸淡化已經是圈內共識。隨著直播電商的興起,電商大促早已常態化,在各大直播間里,“天天促銷、月月過節”幾乎成了家常便飯。雙十一也并不意味著全年最低價——早在去年,李佳琦被曝出的兩件事:10元眉筆賣79元,和底價協議不準其他平臺降價,早已將這一事實揭露。
“但它畢竟是全網矚目的年度大促,不能輕易錯過啊”,商家姚薇告訴新識研究所。
事實上,平臺們也正是抓住了這一心理。雖然不少商家有怨言,但參與進來的商家依然會是絕大多數。僅僅淘寶一家,單是今年新開店鋪就累計超過600萬家。而消費者們同樣將因為時長的鋪開,而有更多人參與進來。淘天用戶平臺事業部總裁吳嘉在前幾天的天貓雙11發布會上,就有底氣表示,“今年預期是史上購買用戶數最多的一屆天貓雙11。”
以前流量紅利還在,平臺也就兩三家的時候,講究厚積薄發固然可以,但現在,蛋糕做大的速度越來越慢,吃客們越來越多,再不把戰線拉長一些,甩出更多的盤子去接住蛋糕,對于平臺來說,輕則落后身位,重則會被踢下餐桌。
03
寫在最后
對于各個平臺們來說,提早雙11進程,既能幫助吸引眼球,提高增量,又有更大空間去及時調整政策,過去或許還有諸多顧慮。但隨著電商戰場早已進入紅海,莫不如趁著大家消費意愿尚未褪去的時候,拿補貼低價來吸引顧客。
至于消費者和商家?當所有平臺的雙11都越來越早時,對于消費者和商家來說,就相當于所有平臺仍在原地。大家都如此,底氣不就來了嗎?
注: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作者:朱永康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