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彭慧勝/高悅團隊近日取得重大突破,通過AI與有機電化學的結合,成功設計出一種鋰載體分子。這種分子能夠像藥物一樣注入廢舊電池中,精準補充損失的鋰離子,實現電池容量的無損修復。該成果打破了鋰電池傳統設計原則,將電池壽命提升1-2個數量級,極大延長了電池的使用壽命。
研究成果以《外部供鋰技術突破電池的缺鋰困境和壽命界限》為題,于北京時間2月13日凌晨在《自然》雜志上發表。團隊歷時四年多探索,成功合成了一種從未被報道的鋰載體分子——三氟甲基亞磺酸鋰(CF3SO2Li),驗證了其優異性能,并實現了大規模商用潛力。這項技術不僅提升了電池的循環壽命,還為退役電池處理提供了新途徑,助力新能源領域的引領性發展。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