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近日發布內部公告,宣布成立"空間機器人"和"穿戴機器人"兩個全新二級部門,標志著這家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正式進軍機器人領域,為其"智能空間"戰略布局邁出關鍵一步。
根據"晚點Auto"報道,新成立的兩個部門均隸屬于高級副總裁范皓宇領導的產品部。空間機器人部門由帥一帆擔任負責人,他此前擔任理想汽車產品規劃負責人和高級產品總監;穿戴機器人部門則由張文博負責,他曾任理想汽車軟件產品經理。
值得注意的是,帥一帆和張文博均為理想汽車早期員工,對公司文化和技術積累有深度理解。此次調整后,兩人將直接向范皓宇匯報,顯示出理想汽車對這兩個新業務方向的重視程度。
雖然理想汽車在公告中未詳細解釋新部門的具體職能,但結合管理層此前的公開表態,可以看出其戰略意圖清晰。空間機器人部門的設立,很可能與理想汽車提出的"智能空間"概念密切相關。
理想汽車將智能電動車的乘員艙定位為"第三空間",即繼家庭、辦公室之后的第三個重要生活場景。通過空間機器人技術,理想汽車希望圍繞車內空間進行更深入的產品功能開發和用戶體驗優化,讓汽車真正成為智能化的移動生活空間。
穿戴機器人部門的成立則暗示著理想汽車正在考慮將智能化體驗延伸至車外場景。這一布局可能涉及智能穿戴設備的研發,以實現車內外一體化的智能體驗閉環。
此次組織架構調整反映出理想汽車正在從單純的汽車制造商向智能出行生態構建者轉型。通過機器人技術的引入,公司試圖在智能電動車的基礎上,構建更加完整的智能生活服務體系。
理想汽車此舉與當前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高度吻合。隨著智能化技術的不斷成熟,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將目光投向車載智能生態的構建。機器人技術作為人工智能的重要應用方向,正成為各大車企競相布局的新賽道。
新部門的成立標志著理想汽車在智能化轉型道路上又邁出了重要一步。通過機器人技術與汽車產品的深度融合,理想汽車有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新的差異化優勢。
目前,理想汽車尚未公布這兩個新部門的具體產品規劃和時間表,但從組織架構的快速調整可以看出,公司對機器人業務的推進速度較為積極。未來,隨著相關產品的逐步推出,理想汽車的"第三空間"戰略將迎來更加具體的落地實踐。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