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WAIC 2025)在上海盛大開幕,首日便成果斐然,全方位展現了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進展與創新活力。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院長薛瀾在論壇上發布了《從共識到行動:構建包容普惠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體系》研究報告。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首席網絡安全官李慧鏑作了題為《筑智能云網共贏數智未來 促智能向善共對全球挑戰》的主旨報告。
算力底座與硬件創新:AI 的 “基礎設施” 升級
華為展示的“昇騰 384 超節點真機”成為算力領域的焦點。這套由 12 個計算柜和 4 個總線柜構成的系統,以 300Pflops 的算力規模實現技術突破 —— 通過總線技術將 384 顆昇騰 NPU 與 192 顆鯤鵬 CPU 高速互聯,打破傳統 AI 服務器的物理邊界,其對等互聯架構使大模型訓練效率提升 40%,為超大規模 AI 模型研發提供了關鍵支撐。
芯片領域的突破同樣顯著。曦智發布的全球首款“天樞光電混合計算芯片”,融合光電技術優勢,在能效比上實現躍升,相較傳統芯片降低能耗 30% 以上,為邊緣計算場景提供了新的硬件方案。摩爾線程推出的MCCX D800 X2則聚焦視覺計算,通過圖形處理與計算性能的雙重優化,為 AI 視覺處理、虛擬現實等應用提供更強硬件支持。
終端設備與場景應用:AI 融入生活的 “最后一公里”
消費級終端的創新更貼近用戶感知。阿里巴巴發布的“夸克 AI 眼鏡”研發進展顯示,這款集成阿里多項前沿技術的設備,已實現高德導航、支付寶支付等生態服務的無縫銜接,其輕量化設計與場景化功能,預示著智能穿戴設備從 “輔助工具” 向 “生活中樞” 的轉變,預計年內上市后將推動穿戴設備的智能化升級。
Rokid帶來的Rokid Glasses在用戶體驗上持續優化,顯示效果、佩戴舒適度與 AI 交互性能的提升,讓智能眼鏡更易融入日常。
螞蟻集團展示的“看一下支付”功能,則將 AI 視覺識別與支付場景結合,通過智能眼鏡實現便捷安全的支付體驗,目前已在部分線下場景完成測試。
機器人技術:從 “展示” 到 “量產” 的產業跨越
機器人領域的成果呈現出明顯的產業化特征。杭州云深處科技的全新輪足機器人首次公開,其運動控制技術與機械設計適配物流、救援等復雜場景;擎朗智能的雙足人形服務機器人 XMAN的全球首秀,以靈活運動與智能交互能力,瞄準酒店、餐飲等服務場景。
更具產業意義的是量產進展:深圳賽博格機器人推出的中國首款重載機器人賽博格 Cyborg-R01,在工業重載搬運場景實現突破;智元機器人小批量進入生產線,標志著技術從實驗室走向量產;上海電氣的雙臂機器人 “靈柯” 則以高精度操作能力,切入制造業裝配、檢測環節,直接提升生產效率。
星動紀元在WAIC 2025展示了具身智能產品矩陣:雙足人形機器人L7突破性地實現了高動態運動與精細操作,能完成街舞動作和物流分揀;XHAND1靈巧手展示了媲美人類的精細操作能力;服務機器人Q5則憑借自然交互和多語言支持,已投入實際應用場景。三款產品均搭載自研ERA-42大模型,展現了從運動控制到智能交互的完整技術閉環。
行業解決方案:AI 賦能產業的 “深度滲透”
面向垂直行業的解決方案,展現了 AI 的產業價值。埃森哲的《2025 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指數》為企業提供轉型參考,其數據顯示 AI 與半導體、制造等行業的融合度已較去年提升 25%;中國電信的“智云上海”整合云計算與 AI 資源,為區域數字經濟提供智能化服務;合合信息旗下掃描全能王的 “無限掃描” 技術通過大尺寸掃描能力,在文化遺產數字化等領域實現應用突破。
螞蟻集團的 AI 應用則覆蓋健康、理財等生活場景。“AQ” 健康應用憑借 100 余項 AI 功能入選 SAIL 獎 TOP30,其基于醫療大模型的健康管理能力,已在慢病管理等場景驗證效果;“螞小財” 理財助理連通 200 余家金融機構,為用戶提供 “盯盤”“診基” 等服務,體現 AI 在金融領域的實用價值。“AI出行助手” 可定制全行程;智能眼鏡 “看一下支付” 便捷安全;“百寶箱” 一站式智能體開發平臺,支持開發者和企業快速定制智能體應用。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