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四川省現代物流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大會在宜賓市臨港區宜賓港宜欣聯物流園舉行,此次活動以“融合發展共享多贏”為主題。活動由四川省現代物流發展促進會、四川省電子商務協會、四川省快遞行業協會主辦,四川蜀亞通供應鏈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宜賓欣聯物流有限公司承辦。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受邀出席并作《電商與物流融合發展》主題演講。
以下為曹磊在四川省現代物流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大會上演講實錄:
(圖為: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現場演講)
出席活動的政府領導及企業嘉賓還包括:四川省商務廳副廳長、黨組成員楊春軒、四川省郵管局處長鄧邵連、四川省政府口岸與物流辦處長楊書明、宜賓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王可、宜賓市政府副秘書長趙兵兵、達州市委副秘書長陳謀、宜賓市政府物流(口岸)辦副主任李勇、達州市物流辦副主任魯登尤、宜賓市商務局副局長陳俊等數十位政府領導,以及四川全省電商與物流行業企業負責人200余人。
電商與物流的依存和跨界
曹磊的演講內容共分三大板塊。第一,依存、跨界;第二,反思、對策;第三,共贏、共生。
首先,曹磊從電商與物流的依存和跨界說起。曹磊指出,總得來說,電商和物流快遞的共同利益是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服務。電商的快速發展給傳統快遞帶來較大的增量,擴大市場。而電商的“擠壓效應”,迫使傳統快遞業轉型升級,加大在智能化方面的投入,提高快遞行業的效率和服務質量電商的入侵使快遞行業競爭加速,優勝略汰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物流行業要利用好互聯網思維與互聯網+,改變物流行業被動現狀。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快遞年業務量已突破300億件,穩居世界第一,達到313.5億件,同比增長51.7%;業務收入完成4005億元,同比增長44.6%;按照13億人口計算,意味著今年平均每人寄收快件數超過了23件。
曹磊指出,互聯網讓社會信息變得公開透明,實現了生產要素的合理優化配置。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技術和大數據的不斷發展,社會化物流進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物流將越來越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為社會帶來變革的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便利。
(點擊查看高清大圖)
據中國電商物流快遞網企業庫顯示(www.100ec.cn/zt/wlkd),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快遞大國,而電商物流衍生出多種業態,并朝著多元化、智能化、開放化、國際化方向發展,初步形成了“電商物流生態圈”:(1)快遞企業:順豐、申通、圓通、韻達、匯通、中通、宅急送、全峰、天天快遞、優速快遞等;(2)電商做物流:京東、蘇寧、亞馬遜、唯品會、1號店、國美在線、當當網等;(3)物流大數據:菜鳥網絡、豐巢等;(4)眾包物流:京東眾包、人人快遞、餓了么“蜂鳥”、美團眾包、我快到、51送、閃送、E快送等;(5)貨運O2O:1號貨的、云鳥配送、貨車幫、羅技物流、藍犀牛、速派得、運滿滿、貨拉拉、福佑卡車等;(6)各類倉儲物流服務商。
電商物流業的五大發展趨勢
曹磊提出要用互聯網思維解決物流業面臨的問題與“痛點”。此外,他指出未來電商物流業有五大發展趨勢。
趨勢一,智能化。智能分揀、機器人、無人機、智能快遞柜的在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應用,提高了行業智能化水平,提高行業運作效率。
趨勢二,數據化。利用大數據實現智能分單,降低信息處理的成本,提高信息處理效率。
趨勢三,聯盟化。形成物流企業聯盟,共同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典型的有豐巢、菜鳥網絡。
趨勢四,分享化。共享經濟被視為下一個十年的商業模式,在物流行業有很好的體現,眾包物流、貨運O2O的快速發展,降低空載率、道路使用率、卡車利用率低,充分利用社會閑散資源為行業發展所用。
趨勢五,資本化。順豐、申通、圓通、中通已成功上市,德邦、全峰、宅急送等紛紛提出上市計劃,爭奪快遞上市第一股。
物流企業面對的四大挑戰
曹磊表示,當前傳統物流企業主要面對包括:物流鏈條如何更有效地連接、全渠道物流模式、智慧和智能物流發展、傳統模式的變化四大挑戰。
挑戰一:物流鏈條如何更有效地連接?在新經濟形式下、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所有行業都會由要素驅動下轉為效率驅動,物流企業承擔的職責是連接制造、消費、商家、服務,最終用戶所有環節高效鏈接起來。我們以前只局限在當段物流的有限成本下降,沒有看到整個鏈條上怎樣降低庫存、資金占用,怎樣提高對客戶的響應速度和服務體驗。
挑戰二:全渠道物流模式的挑戰。我們無法在未來可預見的時間范圍內嚴格區分線上和線下對整個商業模式及商業模式背后物流支撐體系的沖擊,未來一定需要布局如何進行大融合。
挑戰三:智慧和智能物流發展的挑戰。未來整個物流行業,智慧和智能物流發展的趨勢已經不可阻擋。物流企業要思考如何從信息化建設走向數字化運營,更多使用智能物流成果提升價值空間。
挑戰四:傳統模式的變化。我們傳統的所依賴的大規模制造,大規模分銷,大規模存儲,大規模轉移的模式未來也不會再有,未來一定是基于物流末梢的個性化和碎片化的趨勢。在新的時代環境下我們要重新設計我們的標準化產品,重新挖掘未來物流市場成長的空間。
互聯網+給傳統物流行業帶來的七大變局
曹磊還向與會數百家四川電商、物流企業分享了互聯網+給傳統物流行業帶來的七大變局。

變局一:輕資產快速擴張,重構物流生態
新物流創新創業的形態中間發展成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用輕資產擴張的模式來重構物流生態。過去,我們可能會發現大物流公司都會干倉儲,干運輸隊,實際某種程度上物流行業已積淀了大量重資產,但下一步的方向就是,這些資產本身會用輕資產的形態來加以新的管理,從而形成專業化的供應模式。
在管理領域中間,以APP的形式將中間某個特定資產端加以有效的管理,包括用科技方式對物流產業中間,涉及的各種形態和需要加以專門管理,除了干線運輸中間有很多輕資產的創新創業的機會,在同城物流,在最后五百米物流,在最后一百米物流中間也會有比較新的發展。
從資本興趣的角度來說,重資產物流本身同它的改造規范化,時間成本太高。而今天如果做一個輕資產的物流服務公司,某個特定領域的資產組織起來,用無限端加以管理,創造新三板的上市公司完全不是夢想,是非?旖莸耐ǖ馈
變局二:IT技術從后臺走向前臺
如果說物流是很多其他產業的后臺,IT很多時候就變成物流的后臺。今天很多IT解決方案越來越變成一個前臺式的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無論基于數據或信息匯集,基于匹配,基于快速高效的產業鏈銜接。
在整個物流行業,過去它不是一個緊要的角色,但今天的角色緊要度要高很多,原因在于整體VC的資本中間,基于IT的解決方案的興趣度,尤其不是過去的ERP,只是基于PC端的信息管理系統。今天一個在線的信息管理系統,同時是在線數據獲得的端口,也是一個在線精準營銷的端口。實際上IT本身不只是說后臺管理,前后臺打通一旦能夠實現的話,不僅具有一個用戶量的APP,通常我們把這一類稱作不同于傳統的移動互聯。在此中間不僅能夠形成規模的用戶量,同時也能夠形成很好的收入量。
變局三:物流與電商融合加速
這兩者的融合具有兩個不同的方向:一方面是從電商向物流端的發展;一方面是從物流向電商端的發展。這兩方面除了京東、阿里這類電商,或者順豐這樣原來做物流的。阿里布局有三個核心:電商平臺、支付平臺和以菜鳥為核心的物流平臺。很多垂直電商,他們在特定領域中會發展出跟物流匹配結合的模式。
另外一方面,我們看到不同的物流公司可能有自己與電商結合的解決方案。像上海眾美聯的發展,組合了很多大型餐飲公司,形成集中采購端,跟供應端之間對接。一旦這個對接實現之后,未來會產生很重要的冷鏈物流。之所以快速發展起來是因為供需之間銜接太分散,未來還有更多模仿眾美聯供產模式的發展,可能整個冷鏈物流的發展會形成非常重要的形態,也會在這個領域形成非常強大的公司。
變局四:O2O滲透加速,線上線下齊發力
物流公司本身會介入到所謂的O2O。把O2O和M2M兩者結合,相比較一類物流介入,做一個線下的,再跟線上結合。未來我們看到最多的部分是M2M,有點像上海實惠APP的發展,所有的東西都是直接送遞到門。
變局五:強化末端物流的滲透
現在有一大批專門做物流箱的公司,包括也有做終端專門社區服務端的公司。比如說唐嘉成先生,最近就在做一個希望能夠覆蓋中國25萬社區終端的,每個社區里邊都有一個非常棒的空間,這個空間所有東西都必須送到他的門,幫你解決所有的問題。過去看到的社區服務網絡,實際上它是物流端整體一體化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變局六:延伸供應鏈金融,創新商業+金融模式
在物流發展的過程中,因為物流的重組和細化,其實符合現代服務業發展兩個重要的特征。一個特征就是某個單一的物流資源,或者某個單一的服務資源可以拉細,拉長,而且拉細、拉長、拉精之后可以做成一個產業。就像過去呼叫服務一樣,我把它拉細拉長最后變成呼叫行業。
在這個過程中,由于我們快速的組合資源,推動資源產生更高的效益,所以未來金融在我們資源重組中扮演更重要的作用。物流由于具有非常多的資源,而且物流跟其他產業資源結合的端口也非常接近。
變局七:資本助力行業加速整合洗牌
資本助力行業簡單來說就是指未來在物流行業內看起來找到了一個小的切入口的機會,由于它獲得了資本支持,可以快速擴張,進而形成一個新的創新創業的物流。這是未來能夠看到的典型情形,就是新創業的小公司由于創造了新的模式,會并購或者顛覆原來的公司。2015年可謂是中國“互聯網+”元年,“互聯網+”概念不斷擁抱和改造傳統行業,物流業也不例外。如今,在電商和“互聯網+”的刺激下,傳統物流企業紛紛轉型,融入互聯網+戰略,實現物流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升級發展。這種結合帶來的“互聯網+物流”的模式,帶有跨界融合的各種特點,具有可視化、智能化、標準化和集約化的特征,對于幫助解決傳統物流行業存在的痛點,有著其獨特的優越性。下面列舉了幾種近幾年涌現出來的“互聯網+物流”模式的成功路徑。
(1)移動互聯技術和大數據平臺的結合與延伸。首先,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智能終端設備的接入,物流企業內部各環節協同發展,運輸流程的智能化、可視化程度大大提高。其次,大數據應用使得電商與行業之間、物流行業內企業之間形成聯動機制。
(2)全供應鏈的優化。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增長,對物流的要求越來越精細,不再局限于快遞或運輸這一環節,而是全供應鏈上的優化。傳統的倉儲已無法適應新時期電商的需求,而是向多倉甚至是基于大數據而建立的云倉轉型,并逐步晉級成為以大數據為支持、以深度信息系統為神經的倉網格局。
(3)共同配送中心。“互聯網+”打造了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能夠讓更多客戶在同一個配送中心里面共享所有倉儲的設施,實現共同配送。在通過整合供應鏈末端的配送資源、提高配送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時,幫助快遞企業化解節日快件量暴增的問題,保障快遞服務質量。此點就是靠規模效應來實現運營成本的有效降低,并促進了物流業務協同和發展。
(4)貨運O2O平臺。隨著移動互聯的深入應用,貨運領域借鑒“滴滴打車”模式,搭建起了貨運O2O平臺。這一“貨車版滴滴打車”平臺,分貨主版和車主版兩類,與用戶打車或拼車用法類似,貨主選擇將用車需求(包括路線、交付時間、貨物類型、貨物規格、車型需求等)發布出去,車主選擇是否接單、接哪個單。貨運O2O平臺不光解決了車輛、司機、貨物三者之間運力、運量、時間等資源的合理配置問題,也間接地促成了司機收入的最大化。
據了解,曹磊(專家微信互動:www-100ec-cn)是國內“互聯網+”領域知名權威專家,中國第一套《互聯網+》系列著作總編輯,曾數十次參與綜合性物流論壇以及鞋服/鋼貿/電商等物流等行業性物流論壇;為眾多物流相關企業做內部培訓;為全國1/3以上省市的郵政公司系統中高層做高端內訓。曹磊還長期服務于京東、蘇寧易購、亞馬遜中國、唯品會、等電商上市公司,每年接受數百次海內外主流媒體采訪。并著有《互聯網+跨界與融合》、《互聯網+:產業風口》、《互聯網+普惠金融》、《互聯網+海外案例》、《Uber:開啟“共享經濟”時代》等系列商業暢銷書。此外,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互聯網+系列智庫叢書”——《互聯網+智能物流》圖書撰寫啟動中,歡迎各快遞企業、電商做物流、智能物流等企業提供企業案例,優秀案例將入選書籍。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