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第一網紅Papi醬的處女廣告拍得2200萬元天價后,“短視頻”便一躍躋身成為資本圈第一熱詞,一個全新的內容業態被正式拉開帷幕。其后隨著智能硬件及網絡的快速普及,當流量、帶寬、資費、終端等都不再成為問題,社交媒體時代更加速驅動資訊視頻化、視頻移動化與視頻社交化,短視頻熱潮不斷攀升。
流量大勢所趨,資本不斷涌入,阿里巴巴、騰訊、今日頭條、網易云音樂等巨頭紛紛搶灘試水,接連布局短視頻戰線,就連近日遭遇黑公關的360也在不久前高調宣誓“快視頻”入局這場廝殺。不論它是否真的是下一個內容創業的大趨勢,當下風口期的短視頻 “賽道”確實越來越擁堵了。資本競相熱捧,創業者前赴后繼,短視頻正在經歷鼎盛時期的繁華盛景。
幻象下的短視頻泡沫:內容泛濫亟需降噪
如同互聯網普及后隨之帶來的大量信息垃圾一樣,短視頻渾然天成的門檻低、易傳播優勢本也就是一把雙刃劍,在資本紅利的膨脹注入下產生的海量UGC內容也亟需信息降噪。調性低俗、千篇一律的同質化臃腫內容已成為當下短視頻行業的主流現象,但最近小影推出的“挑戰21天vlog活動”卻為國內的短視頻業態燃起了一股正能量新風。
小影布局vlog:品質內容搶占短視頻下半場
距離2018年的到來只剩不足一個月,今年你還有未完成的夢想嗎?2017,你還有哪些遺憾?來小影“許愿池”參加“挑戰21天vlog活動”吧,視頻打卡,抓住年末的小尾巴,在挑戰中看到不一樣的自己。小影通過發起挑戰21天活動悄然開啟了一場布局vlog模式的短視頻內容升級戰役。
對于國內市場來說,vlog形式還很陌生,vlog(video blog)其實來自于blog,是指用戶采取短視頻代替文字相片來記錄生活的新形式,對拍攝水平和剪輯有一定的要求。無獨有偶,基于移動端的小影具備簡單易上手卻功能強大的快捷剪輯特性,為制作vlog提供了優渥的條件。

1)借勢年末發起“挑戰21天”活動,拉開vlog序幕
每個人都有想實現卻從未達成的愿望,每個人都有想改變卻從未曝光過的靈魂,小影借勢年末推出“挑戰21”的話題簽,鼓勵用戶在2017年的最后一個月內,通過發布vlog打卡的形式挑戰自己,學習一種新的語言、樂器,或是展現與日常生活中自己截然不同的真我。基于深入洞察的活動一經推出后,便吸引了眾多用戶參戰,為平臺輕松獲取第一批vlogger。


2)vlog模式占領內容高地,造就核心競爭力
群雄混戰的短視頻競爭白熱化時代,帶來的卻是千篇一律的社會搖,臃腫的同質化內容在幻象下侵占著用戶有限的注意力。內容調性低、用戶留存率低、平臺體驗差、無核心競爭力純靠燒錢運作已成為當下短視頻平臺的通病。這樣的現狀下,使得稀缺的優質PUGC內容越來越有價值。而小影此次擲重金打造的“挑戰21天vlog活動”顯然是在搶先布局高質量vlog的舉措,通過vlog模式孵化視頻博客領域垂直達人,使平臺占領內容高地,建立差異化的商業模式,形成產品核心競爭力,實現彎道超車。
3)短視頻下半場玩法生變,vlog模式領跑
資本熱錢的涌入,催化了國內整個短視頻行業的非理性繁榮。但隨著短視頻業態的成熟,用戶使用短視頻的訴求會逐漸清晰。嘗“鮮”過后,該如何留住用戶的眼球?成為跑馬圈地過后的短視頻下半場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從2012年,youtube上誕生的第一條vlog開始,到2017年,美國青少年未來最想做的職業是:Vlogger!國外的短視頻業態從啟蒙到繁榮已經完全由vlog掌控,每一天在youtube上都有上億的優質vlog內容被點擊。反觀國內“假臉網紅”帶來的短視頻泡沫,vlog具有更高的可觀看性,更能抓取碎片時間,也決定了博主和粉絲的連接性更強。回看國內短視頻產業,依托優質PUGC內容實現正向循環的馬太效應愈發明顯,頭部資源帶動流量并推動產出更多優質PUGC。此鑒,小影布局的vlog模式必將成功守住原創價值內容的山頭,領跑國內短視頻下半場。
當下短視頻燒錢模式的運維狀態,資本市場的敏銳嗅覺早已捕捉,巨頭的加入使得這場短視頻的爭奪戰比想象中的更要快,不少平臺已面臨變現思考,催生年輕朝氣的短視頻業態提前迎來下半場時代。小影“挑戰21天vlog活動”卻為行業帶來新的轉機,提前拉開了2018短視頻大戰的開端。究竟小影發起的這場vlog短視頻升級戰會不會成為明年的新風口?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