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正式核準了“比亞迪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此前,比亞迪還曾放出多個保險職位的招聘信息,包括保險經紀公司副總、運營總監、合規總監、合規經理、財務主管、產品經理、保險理賠專員等崗位。據了解,2021年12月27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正式上線,要求所有新能源車輛均須投保新能源車險。
數據顯示,2013 年至2020 年,新能源汽車承保數量由14萬輛增持續至492萬輛,年復合增長率達56%; 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由11.6億元增至24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46.5%。未來隨新能源汽車市場加速拓展,新能源車險市場待開發的市場需求巨大。
據平安證券研報分析,新能源車險是車企生態鏈的重要一環,有助于發揮車企在數據和技術方面的優勢。新能源汽車主要采用直銷模式,通過直營商場店業態或線上銷售,車企與用戶聯系緊密,同時拓展汽車保養、理賠維修、汽車金融等汽車后市場業務。相對于傳統保險公司而言,車企獲取數據的成本和效率更高,更容易實現數據收集分析到輸出定價模型,可以實現精準定價、同時發揮成本優勢,提供更低價的保費。同時利用汽車產生的數據處理保險,也將極大提高索賠處理速度,縮短索賠處理周期。在價格和體驗上的雙重優勢,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投保。
據一位大型財險公司人士分析,“新能源車企入局車險的挑戰還是非常明顯的,首先是牌照,車險屬地化運營,不同產品有不同的定價及費用政策,車企不具備快速儲備大量產品合約的能力。其次是服務網絡的搭建亦需時間的積累。”
《新能源車險白皮書》中分析,無論是百年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都不具備車險行業經驗,都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去躋身車險賽道,更不用說現在汽車銷售戰猶酣,精力有限。 所以,車企若想搶占車險市場先機,還需與具備能力的服務商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據車車科技CEO張磊表示,目前我國車險數字化進程較淺,為了給用戶提供優質的理賠、維修、車主服務,要求車企與大量的線下服務網點達成協作或自建龐大的服務網絡體系,會需要大量時間和資金成本。此外,搭建一套成熟的線上系統難度也較大,“一般情況下,不同省市不同公司接口、承保規則存在差異,短時間很難實現與大量的系統對接”。他還表示,新能源汽車的時代,是用戶回歸車企的時代,更是重塑車險產品的時代,車車將利用自身的技術積累和服務網絡,助力新能源企業分享“新能源車險”發展的機遇和紅利。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