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盡管更換了管理層,但是其仍源源不斷遭遇丑聞和監管利空消息。日前,歐洲法院裁定Uber并非科技公司,而是一家出租車(客運服務)公司。外媒指出,此舉將促使現有股東快速套現逃離,有助于日本軟銀集團入股計劃。
此前在歐洲多個國家,Uber已經遭遇政府質疑,被認為是一家出租車公司,且違反了諸多監管規定。歐洲法院周三判定,Uber是出租車公司,而并非利用科技手段提供信息中介的企業。
這意味著Uber在歐洲將會面臨更加嚴格的監管,其商業模式也將面臨巨大挑戰。
歐洲Case商學院學者André Spicer,歐洲法院的裁定進一步明確,Uber沒有資格按照科技公司進行監管,而是必須按照它所在的實際行業進行監管。
這一裁定對于Uber來的不是時候。目前,日本軟銀集團和其他投資機構正在實施入股計劃,軟銀正在以每股33美元的價格從現有股東手中收購股票,其計劃獲得14%的股權。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指出,歐洲法院的最新裁定以及其他負面新聞,將會讓Uber的現有股東加速套現逃離,這有助于軟銀收購股票并入股公司。
在卡蘭尼克時期,Uber爆出了不計其數的丑聞,成為有史以來遭遇外界批評最多的互聯網公司。但是新管理層掌控大權后,Uber仍然在爆出負面新聞。
Uber被指隱瞞了去年底發生的一次黑客攻擊事件,并且向黑客支付了封口費,這一攻擊導致五千多萬用戶賬號被盜。另外近日,黎巴嫩的一名Uber司機涉嫌殺死英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再度引發了對于Uber服務安全性的擔憂。
歐洲法院的裁決指出,Uber不僅僅是信息中介公司,該公司對于汽車運價、車輛的品質等擁有決定性的影響力。未來,歐盟28各成員國將能根據這一裁定,對于Uber開出各種限制性監管措施。
之前,包括歐洲在內的全球許多國家發生了出租車司機和公司抗議事件,他們阻撓Uber網約車的運行,認為Uber擾亂了市場,并未獲得政府運營牌照,也沒有購買保險,另外通過低價格損害了出租車司機的利益。
鑒于和傳統出租車的重疊和沖突,Uber時至今日在許多國家和城市被禁止運營。
有聲音認為,Uber雖然被視作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代表,但是在實際市場發展中,Uber和眾多“克隆公司”招募了大量的司機,這些司機全天候提供客運服務,除了使用手機叫車、并非在街上巡游之外,網約車服務和傳統出租車的區別和邊界越來越模糊。
另外,自動駕駛開始進入出租車和網約車領域。Waymo、通用汽車等公司都在醞釀和籌備基于自動駕駛汽車的城市客運服務,屆時,網約車和出租車之間的區別將徹底消失,統一變成市民通過手機召喚的無人出租車服務。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