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大廠工作制度接連調整,以往盛行的加班文化正被去形式主義辦公所取代。日前,京東取消周報的消息從職場社區脈脈傳出,觸動了不少職場人的心弦。盡管有人對取消周報后采用何種匯報形式仍存質疑,但大部分人對此持認可與鼓勵態度。認證為京東科技商務拓展經理的脈友表示,“幸福來得太突然,有點猝不及防”。“有生之年!終于不用在周末卷周報了。”“感覺是在減負,挺好的。”

事實上,周報、月報作為互聯網職場中常見的匯報形式,長期被置于職場人的聚光燈下,早已成為他們分享工作體驗時繞不開的話題。
認證為前美團員工的脈友分享了美團、阿里兩家互聯網大廠的匯報形式,“美團周報必須寫思考,不寫會被提問。阿里雙周報,只寫進度即可。”此外,他還表示自己更傾向于將更多精力投入在做事情上而非辦公形式上。

除工作匯報形式外,團隊溝通模式、企業制度等與辦公效率掛鉤的因素,也成為職場人評價企業的重要指標。字節跳動由于完善的oncall體系和扁平化的溝通氛圍,獲得眾多脈友的“點名”認可,騰訊則因IT、HR、行政等一系列辦公助手讓脈友直言“給力”,而使用高配置的辦公設備和協同辦公軟件也是職場體驗加分項,甚至不少雇主在招聘信息中明確提及“使用飛書等效率軟件”“飛書辦公,不做PPT”,意在吸引求職者。



不難發現,不斷浮出水面的更高效、人性化的辦公體驗,正改寫著職場人和雇主之間的規則。據脈脈近期發布的《職場人協同辦公現狀調研》顯示,在2022年的春季招聘市場中,除了職場人最看重的薪酬福利、職業發展、公司品牌等因素外,協同效率與辦公軟件也成為職場人判斷雇主的新標準。
職場人對于辦公體驗的重視,也折射出其對雇主更加多元、深層次的需求。有脈友認為,“當一個年輕人強調‘協同辦公工具’,他所關注的不僅僅是公司用哪個軟件,而是在關注公司文化、企業氛圍。”對于選擇雇主的標準,也有脈友給出自己的看法,“良好的工作體驗是物質+精神,而在二者無法兼顧的情況下,我選擇輕物質、重精神。”

如今,求職與招聘已進入雙向選擇時代,新一代職場人開始掌握主動權,根據自身需求篩選心儀的公司與崗位,甚至不乏有求職者反向“背調”雇主。而對于企業雇主而言,應該在把握新型擇業標準,兼顧薪資、職業發展等硬指標的同時,不斷打磨辦公體驗、企業文化等軟實力,才能與時代的大船同步前行。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報生成中...
海藝AI的模型系統在國際市場上廣受好評,目前站內累計模型數超過80萬個,涵蓋寫實、二次元、插畫、設計、攝影、風格化圖像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基本覆蓋所有主流創作風格。
IDC今日發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顯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出貨1,2萬臺,同比增長33%,顯示出品類強勁的市場需求。